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1月份,恰逢“雙11”購物狂歡節(jié)。但從數(shù)據(jù)上看,購物節(jié)對消費的拉動作用并不明顯。這是不是意味著居民消費陷入疲軟了?
2018年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增速比上月回落,主要是受汽車類商品降幅擴大和石油類商品增速高位回落兩大因素影響。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同比下降10%,降幅比上月擴大3.6個百分點;石油類商品增長8.5%,增速回落8.6個百分點。據(jù)測算,這兩類商品拉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超過0.7個百分點。
除上述兩大類商品增速出現(xiàn)明顯波動以外,多數(shù)商品類值仍然保持較快增長。在限額以上單位15個商品零售類值中,8類商品類值增速提高。特別是吃穿用等基本生活類和文體娛樂類商品增速明顯提高。在部分消費升級類商品中,2018年11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同比增長12.5%,增速比上月加快7.7個百分點;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書報雜志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增速分別比上月提高0.9個、5.3個、14.2個和2.9個百分點。
2018年“雙11”當天,全國主要電商平臺交易額(包括商品和服務)超過3000億元,同比增速超過30%,仍保持快速增長。“往年‘雙11’拉動作用比較明顯,但2018年比我們想象的要差一點,主要原因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盤子越來越大了。”國家統(tǒng)計局新聞發(fā)言人毛盛勇表示,從另一個角度看,現(xiàn)在線上線下融合發(fā)展越來越緊密,有時候線上消費和線下消費與過去相比,替代性不是那么明顯。
還要看到的是,人們通常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這一指標變化來觀察消費變化。不過,消費不僅僅包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還包括大量服務型消費。例如,教育、醫(yī)療、文化、藝術、服務、金融中介、保險以及居民自有住房服務等。這些消費領域增長快,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比重正逐日增加,而且代表未來消費升級方向,卻沒有計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過去幾年來,我國年均服務消費占居民消費的比重提高了1.04個百分點。2018年三季度,服務消費比重為52.6%,比2017年同期又提高了0.2個百分點。
從未來走勢看,隨著我國發(fā)展階段的變化和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發(fā)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越來越重要。特別是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商品和服務供給體系逐步升級,消費結構必然相應改善,消費升級是必然趨勢,不可逆轉。因此,我國消費較快增長、消費規(guī)模擴大、消費貢獻提升、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仍將延續(xù)。
我們也要看到,當前制約消費增長的一些因素還比較多,重點領域消費市場還不能有效滿足城鄉(xiāng)居民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監(jiān)管體制尚不適應消費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的迅速發(fā)展,質量和標準體系仍滯后于消費提質擴容需要,信用體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還未能有效發(fā)揮作用,消費政策體系尚難以有效支撐居民消費能力提升和預期改善。
因此,一方面要多措并舉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完善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努力為居民消費提供收入基礎,不斷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引導形成合理消費預期。另一方面,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質量,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記者 林火燦